七月中去了南園一趟,
雖然只有兩天一夜,但逃離台北懊熱的天氣喘息一下也好,
住宿的南樓,
我原本以為是住在園林裡面,沒想到不是,是另外獨立的一棟樓,
前面是一片大草地,看了很消暑
我們住的是聽風212
進門就是一張大雙人床,
靠窗是兩張坐起來正經八百的中式木椅,
每次坐在那裡我都很想拍一下不存在的驚堂木然後大喊:
"來人啊,把他拖出去午門斬了"
這張就看得出來房間不大了吧,
黑色門就是進門處,右邊玻璃門是浴室
壺及杯盤是The One的自家產品,
設計頗有巧思,杯子下方是中空的,所以握在手上也不會燙,
不過我手殘還是喜歡有耳朵的杯子,才不用一直擔心會摔破,
浴室裡的大浴缸,我162cm坐下去腳可以稍微撐住浴缸底部,
窗外的竹林很美,不過竹林間有條步道通往接待處,
經過的人雖不多,但如果浴室裡開了燈,外頭的人又存了心要偷看的話其實是看得到的,
介意的人要不就拉下百葉窗,不然就乾脆訂樓上的房間(但那比較貴....)
我因為很喜歡外面那片竹林,再加上秉持著好東西(是嗎?)要和大家分享的心態,所以就隨它去了
鏡子是用老窗戶再加工的,和環境很搭,
備品是歐舒丹,我原本以為是我最討厭的馬鞭草系列,但還好不是.
等以後竹林長密一點後,隱私應該會更好吧?
不過我覺得像現在這樣看得到紅磚牆也很美.
陽光洒在黑色枱面上的樣子很美,
偶爾的竹影搖曳和光影的變化讓人可以欣賞好久.
下午茶在南園裡的水風軒,
工作人員很細心,住宿客保留的都是風景較好的靠窗位置,
坐在這裡忍不住要想以前的大戶人家真會享受啊,
但仔細想想如果是小姐的話也不好,
足不出門每天只能看這片風景就算是紫禁城也看膩了吧?
餐具依舊是The One,這組是如意系列.
一人份的下午茶是這樣,
配上東方美人茶(兩人一壺).
左邊的是鹹點,包的是豬肉饀,外皮很酥,不油膩很好入口,
右邊的是迷你Scone,配上巧克力桔醬,
巧克力+桔醬?剛聽覺得很奇怪,這兩樣搭得起來?
沒想到還不錯也,桔醬讓巧克力醬帶點清新的感覺,吃起來也不那麼甜.
忘了是炸什麼捲,
醬汁是用福源花生醬去調的,一粒粒的是小粉圓,
冷了有點口感有點韌,但這樣的組合我覺得很特別.
本日第一名--白玉紅豆塔(名字我自已亂取的)
塔皮像傳統的台式蛋塔,裡面是紅豆饀,上面白色的是小粒湯圓,
點綴烤過的蓮藕片和薄荷葉,看起來好漂亮哦~~(當然吃起來也不錯)
午茶後沒多久咻一下的又來到晚餐時間,
晚餐在南樓的拾季廳,
晚餐前有一段古箏表演,表演完後才開始上菜,
我覺得這樣很好,比起邊吃飯邊聽表演,這樣的方式比較尊重表演者.
戶外的位置,正對一片好風景,
我在吃晚餐時就一直虎視眈眈這個位置,想說吃完晚餐一定要來坐一下,
就像小狗一定要在電線桿撒尿做記號一樣.
菜單用這樣的竹筒包著,菜單我已經拿下來了,
原本南園的網頁上有菜單,所以我沒仔細記菜名,
不過回來後發現網頁已經改版,菜單也拿掉了,
所以以下菜名有些已經不記得了.
左起:鳳梨薄荷汁,蕃茄冷湯,忘了是什麼醋
鳳梨薄荷汁好喝,蕃茄冷湯很奇妙喝起來像蘆薈汁,而且顏色竟然不是紅色?
沾麵包:左邊的是新竹當地的水潤餅,右邊是南園自製的蕃茄(還是南瓜?還是兩者都有?)麵包
水潤餅吃起來有點像大餅,不過薄了點,吃起來也比較有水份,我喜歡~
圓的是海鹽奶油,方的是豆腐乳,
豆腐乳吃得出來品質不錯,不過份死鹹,
但總覺得豆腐乳應該配稀飯,我還是喜歡麵包配奶油.
這個應該是豆腐蒸蛋吧,
底部用的是新埔有名的錦興豆腐,
上面的蒸蛋很軟嫩,底下的豆腐稍微硬一點,
一口咬下有兩種口感我覺得很好吃.
野薑花蕃茄湯
野薑花是可以吃的,底下是一整顆的蕃茄.
檸檬薄荷冰沙,很清新爽口.
主菜一:圓鱈燉飯,旁邊白白的是牛奶打成的泡沫
主菜二:牛小排佐玉米糕,前面三碟是不同口味的鹽
牛排煎得恰到好處,口感軟嫩又不會一刀切下太多血水
餐後甜點:珠寶盒,右上是芒果凍,右下是金桔蛋糕
這時會換上另一套餐具--食藝春秋,
但我覺得這套餐具不適合這份甜點,
叉子的叉面很寬,而甜點的尺寸很迷你,
一叉叉到底甜點就斷成兩半了,
我就沒那麼秀氣啊,這麼小的甜點我一口一個剛剛好,
分成兩半吃實在太空虛了.....
左起:莓果凍(吧),布朗尼,桂花凍,後面黃黃的是地瓜蛋糕
除了桂花凍有點苦苦的以外,每樣都蠻好吃的
餐後咖啡,杯盤很可愛,湯匙我也喜歡
大概是我念力太強(才不是),
當我在考慮是要把咖啡帶出去喝還是喝完再出去時,
工作人員就來說了大家可以移坐到戶外的位置吃西瓜,
同時還附上冰涼的毛巾和檳榔葉做的扇子一把,
為什麼我一直想坐到外面來呢?
明明晚上就暗摸摸還可能有蚊子啊,
實在是這讓我懷念起小時候夏天的晚上全家人坐在院子裡乘涼聊天的情景,
這大概也是我唯一會喜歡夏天的地方了~
留言列表